中国书画家数据库 新闻 杜大凯:艺术是加强各国联系更具亲和力的方式——“一带一路”国际美术工程国内作品验收评审现场访谈

杜大凯:艺术是加强各国联系更具亲和力的方式——“一带一路”国际美术工程国内作品验收评审现场访谈

11月21日,“一带一路”国际美术工程国内作品验收评审在北京圆满完成。这一国内迄今为止范围最广、规模最大的美术创作工程,以跨越时空的258个选题,构成了一部视觉艺术的史诗。作品质量是艺术创作的生命线,更是衡量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,本报记者通过对参加验收评审的近50位专家现场采访,与读者分享评委们眼中的“一带一路”国际美术工程及验收评审作品。

杜大恺

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

“一带一路”国际美术工程艺委会顾问

首先,此次“一带一路”国际美术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大规模的美术工程。作为有一定主题的创作活动,所涉及的国家地区、历史跨度也是前所未有。其次,它是有分量和有难度的。组织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有多次总结、汇看,这个过程是有分量的,我们对这次活动的期待值也很高;而且它涉及国际关系、历史评价,涉及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合作关系,这些都是艺术家平常创作中没有考虑过的,所以创作过程是有难度的。对此,组织方首先邀请了历史学家、思想史学家、美术史家等梳理相关历史和文化,然后确定创作选题,画家再根据选题与自己的创作风格来进行创作。但无论选择哪个选题,对画家来说都是一个挑战,因为“命题作画”并不是画家通常做的事情,画家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。

杜大恺在验收评审现场

杜大恺在验收评审现场

我参加过几次外国艺术家的草图评议,外国艺术家首先对草稿评议提出疑议,对于艺术家的创作活动还需要评议起初他们并不理解,也不接受。他们认为,艺术家就要自由地作画。对此我表示理解,这其实对我们今后组织这样国际性的活动有启示作用,即我们应该尊重其他国家艺术家的选择,我们也可以调整国内艺术家参加这种项目的方式,给艺术家更多的自主性。还有文化之间的不同,我们把中外艺术家的作品并列放在一起看,艺术样式的差别还是很大的,相较而言,我们还是要传统一点,国外艺术家们在艺术语言上的亲和性更好一点,并且他们语言的变革幅度也比较大。因此,中外联合起来一起做这个美术工程是很好的事,大家都能受益。

此次“一带一路”国际美术工程给我的感受是宏大的、丰富的,我对于此次的创新成果有所期待。就目前结果而言,一些创作相较理想状态还是有一定的距离,但此次工程的意义是很重大的。艺术是加强各国联系更具亲和力的一种方式,与一个国家的生存状态有紧密的联系。因此,我们通过此项工程更加了解彼此。中国国家画院借助艺术,为推进国与国之间合作共赢作出了努力、搭建了桥梁。

编辑:彭越

责任编辑:陈敏 本文由中国书画家数据库信息中心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https://www.chinanap.cn/news/2018/12/05/archives/1345
上一篇
下一篇

发表回复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info@chinanao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